近日,网络上出现了关于“门把手首次发现病毒核酸”“病毒可能存在粪口传播”“同一楼栋出现感染”“只有CT才能确诊”等热点话题,面对疫情不断出现的新情况,我们必须提高警惕,但是也无需过度紧张,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。
门把手上核酸检测阳性不等于存在活体病毒
针对广州首次在门把手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这一情况,我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,核酸检测阳性不等于活体病毒,如果是失活的病毒,是没有传染性的。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表示,病毒污染以后,在光滑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,温度、湿度合适的话可以存活5天。因此,对于门把手、电梯按钮、楼梯扶手等接触频繁的部位,需要多加注意,可以用纸巾、手套等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隔绝病毒。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,关键还是要注意勤洗手,多消毒。
新冠病毒是否通过“粪口传播”需进一步证实
虽然患者粪便中检测出病毒核酸阳性,只能说明粪便中存在能被试剂盒检测出的病毒基因,并不能代表粪便中存在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颗粒,因而需要对粪便中病毒的载量、感染性进行进一步研究,才能确定是否存在粪口传播。在还没有确定之前,这种传播方式一样需要我们重视,如果居民使用的是冲水马桶,应盖上马桶盖冲水,便后使用肥皂清洁手部;如果使用的是普通便池,需要隔一段时间对便池进行消毒,可使用75%酒精,含次氯酸钠溶液等;对于卫生条件不太好的地区,还需要特别重视公共卫生。
同楼栋居住需格外注意公用设施卫生
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,飞沫传播是直接接触到感染病例,即被携带病毒者的咳嗽、喷嚏、讲话等带来的飞沫感染,接触传播大多时候是携带病毒的飞沫附着在物体表面,手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有一系列的无意识动作如揉眼睛、进食等会造成自己被感染。对于有确诊病例的楼栋,楼内的住户难免会触碰到公用设施如电梯按钮、门把手等,这些都是触碰频率高却容易被忽略的卫生死角,造成潜在的传播风险,所以建议大家出门带上消毒湿巾或纸巾,不直接用手触碰容易被污染的物体,回家一定勤洗手。建议物业也要关注这些卫生死角,定期消毒杀菌,做好清洁工作。
CT影像结果成为临床诊断病例的判断依据
核酸检测一直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,所测标本为咽拭子、痰液和肺泡灌洗液等。咽拭子采集简单但阳性率比较低,而痰液、肺泡灌洗液采集困难而阳性率比较高,但是核酸检测本身也有一定的技术局限,仍有假阴性的结果。国家卫建委发布的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诊疗方案(试行第五版)》,已经将“疑似病例具备肺炎影像特征作为湖北省重疫区临床诊断病例标准”,患者肺部CT有病毒性肺炎的改变为高度疑似病例证据,最终确诊需CT检测和核酸检测结合起来综合考虑。
作者简介:
李岩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。2012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。2014-2018年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试验治疗中心从事新药研究工作。主要从事冠状病毒,寨卡病毒等重要靶标蛋白的结构解析及小分子药物的相关研究。参与多个新药研发项目,其中MNK激酶抑制剂ETC-206已经启动I期临床试验,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多肽抑制剂ETC-670即将进入I期临床试验阶段。在Science、Nature Communications、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、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。参编两本中英文医学微生物学教材。目前担任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期刊编委会成员以及The BMJ等多个期刊审稿人。